东营市胜利第十中学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修订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切实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教师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制订我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 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普通话不仅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更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 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 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三、培训目标
1.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规范标准,增强教师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提升教师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培养青少年一代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
3.提升教师语言文字教学应用能力,强化口语表达、“二笔字”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提升教师语言文化素养,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4.推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开展,培养教师经典诵写讲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网络。
建立管理有效、机构健全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网络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保证, 为此, 我校特建立各级管理网络,全面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
1..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教科室两位主任具体负责、语文教研组长担任语言文字联络员、学校各处室参与的语言文字达标建设工作小组。校办、教务处、教科室、团委及总务处等各处室主要负责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2.语文教研组组长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负责落实教师队伍语言文字的培训及检查。
3.各班语文教师和班级推普员负责班级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培训与检查。
(二) 制度严格规范,工作有条不紊。
1. 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考核,制定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监督监测以及督促整改的制度、语言文字工作专向总结表彰制度。
2. 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要求纳入学校管理常规。
(1)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
(2)在板书、批改作业、备课中使用规范字,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用语用字规范化;将普通话和规范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职务晋级、业务学习、教学基本功训练,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
(3)结合学校"推门听课"活动,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 并纳入学期教师质量考评中。
(4)积极落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一般教师达到二级乙等,语文、英语教师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管理要求,要求学生“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检查落实,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语文综合能力等纳入各类学生评优评先活动的基本条件。
(三)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1.校园内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板报、班级黑板上进行专题宣传;在各班级开展“推普”手抄报评比活动,增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意识。
2. 渗透到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上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及相关文件的宣传和学习;在学校广播站及班会课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扩大推普活动范围和宣传力度,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从而使语言文字工作向更大范围的发展。
3. 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训,根据不同年级段制定相应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常规化。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将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
鼓励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积极探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学校定时对教育教学资料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包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 听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成长手册等资料的检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公开课竞赛,并在听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化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 以活动促师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
1.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认真筹划,制定详细地的活动方案。
2.积极开展语言规范化的行动,组织各班同学互查普通话用语和作业用字规范化,并检查校园内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等凡有文字的地方是否用字规范,要求学生担任推普员,向自己的父母推广普通话,让推普活动走入家庭、走进社会。
3.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4.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5.抓好落实“三结合”。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每学期针对教师进行书法比赛。
6在学校坚持进行.粉笔字练习,并进行每日晒字活动。
7.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培训主要有以下要求:
(1) 普通话成为教师教学用语和校园语言; 语文教师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板书、备课等书写认真、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3)能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4)能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5)对学生朗读、口语交际、书写等具有评价鉴赏能力。




